“芯”潮澎湃,集群成“链”-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
初春时节,走进国基南方碳化硅器件生产车间,自动传输带运送器件、组件次第向前,操作人员身影忙碌。
“我们研发了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碳化硅器件模块,并提速研发效率50%,目前产品装车量达百万台。”中国电科首席专家柏松介绍。
碳化硅器件模块生产提速的背后,离不开国基南方加强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建设。近年来,国基南方立足国家所需、行业所趋,布局形成南京秦淮创新研发中心、南京江宁产业基地、扬州功率电子产业基地、浙江德清射频元件产业基地,立足基础研究创新平台,与数十家企业、科研院所、高校等开展交流合作,为发展射频电子、功率电子、光电显示三大产业,稳固产业链供应链、深度融入地方经济提供有力抓手。
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得益于良好的产品开发能力和规模化基础,逐步形成了以项目为抓手的协同联动格局,“串联”起产业链上下游多家企业,催生了以创新为底色的研发生产集群效应。
“芯”潮澎湃,集群成“链”。
受益于市场旺盛需求,江宁研发与生产基地内,化合物工艺线、碳化硅器件工艺线、射频微系统工艺线运转不停。科研人员正对照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提出的电驱用大电流碳化硅MOSFET芯片需求,攻克高电流密度碳化硅器件设计、高稳定性晶圆生产控制等关键技术。
时下,扬州功率电子产业基地也迎来“满园春色”。生产车间机器轰鸣,物料投送流通顺畅……“车规级FRED芯片能在高温、高湿、严寒等恶劣环境下工作。”研发部负责人马文力表示,公司已实现车规级FRED芯片设计、工艺和制造的全链条自主创新。
视线南下,浙江湖州美丽的莫干山脚下,德清射频元件产业基地内声表器件的产业升级,正悄然进行。“我们‘腾笼换鸟’,蝶变为射频元器件供应商,取得了材料、器件、模块研发全产业链竞争优势。”指着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奖杯,公司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道,今年又是全新起跑线,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,布局晶体生长、晶片加工、芯片制造和器件封装全产业链,推动科研生产增量提速。
集群发展的不断提速,源于基础研究的久久为功。
秦淮河畔的创新研发中心里,研发人员正抓紧进行太赫兹器件技术研究、试验论证。“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、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,地基打得牢,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。我们正在做的,就是打地基的基础研究。”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主任设计师孔月婵说,得益于创新研发中心内一流的科研生产设备和配套设施,实验室与地方合作成立新型研发机构,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,打造科技创新孵化基地,推动太赫兹器件、微波光子等技术快速进步。
“创新源泉”持续涌动。成立不到两年的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(南京)里,一项又一项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。“过去一年,中心建设不断提速,四方共建框架协议签署、运营公司注册成立,与江苏省合作持续深化。”中心副主任杨勇说,今年,平台将充分利用国基南方江宁产业园区资源,协同地方政府动态探索新型协同攻关机制,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,引领带动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和产业跨越发展。